高新區搶先抓早開局決戰
勇當新時代東北振興“跳高隊” “遼沈戰役”急先鋒的主力隊員
大連高新區新貌 王華/攝
黃泥川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效果圖
博聞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董升
從冰天雪地到萬物萌動;從正月初始到早春二月,僅兩個月,在高新區,93個大項目全面開復工;招商行連赴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地區;轄區企業、孵化機構與政府面對面共話發展;新一輪政策資金全部兌現激發活力;創新綜合體加速推進醞釀制度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園區開工建設;英歌石科學城建設正酣……高新區正以昂揚之姿煥發出經濟的強勢脈動。
開局定全局,首戰必決勝,開局之年重在搶先機、成大勢。高新區著力下好經濟建設先手棋,抓招商、抓項目,謀創新、促改革,強落實、重實干,勇于探索創新,敢于擔當作為,打響大項目建設發令槍,擂響招商引資出征鼓,吹響科技創新沖鋒號。
今年以來,高新區上下齊心,以決戰之姿迎首戰,以決勝之勢搶新機,開局沖刺跑,首戰勇當先,以過硬成績確保首戰告捷、旗開得勝,勇當新時代東北振興“跳高隊” “遼沈戰役”急先鋒的主力隊員。
思想爭先
自加壓力主動作為增強創新意識
在我省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遼寧省委對充分發揮大連支撐帶動作用,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中率先突破,作出重要部署。大連市委提出,堅決做到黨中央有部署、大連見行動,省委有要求、大連抓落實,以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大格局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龍頭示范帶動作用。大連高新區黨工委堅決貫徹市委指示,提出當好東北振興“跳高隊”主力隊員,增強歷史主動,在新時代新征程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
三年看頭年,首戰即決戰。加快發展、全面振興,重在行動、貴在落實?!靶履觊_始就馬不停蹄,人人都有強烈的緊迫感?!边@是高新區干部群眾對2023年的第一印象。開局即決戰,起步就沖刺絕不是一句空話。
開局首戰,奮勇爭先。高新區提出要牢牢把握做大經濟體量、做優運行質量、做強創新力量、做實高企能量“四個著力點”,并從壯大經濟總量、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構建創新生態體系、激活市場主體等層面明確目標任務。同時,高新區將“著力點”切實轉化為具體工作方向,提出推進產城融合,推進政產學研用聯合創新,推動高新技術轉化,發展平臺經濟、商務商業、文旅產業,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以微電子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進一步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等“七個增長點”。
如何落實各項目標任務,高新區制定了可量化、可考核的行動計劃,將工作具化到數據、目標、舉措,明確提出打響打贏“八大攻堅戰”,圍繞著做大經濟總量、擴大投資規模、聚焦突出優勢、提升創新能力、壯大人才群體、提振企業信心、創新工作機制、做好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以點撐線,以線促面,以綱帶目將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任務變得“可視化”“清單化”“標準化”。
圍繞創新能力提升,高新區提出,2023年新增科小注冊企業增長30%,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增長23%,新備案雛鷹瞪羚獨角獸類企業120家。為此,全區將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建設服務成果產業化的“創新綜合體”,打造高質量發展科技企業集群,構建“科技創新一站式服務平臺”,建立“國有民營融合發展”的三級孵化鏈條,打造企業持續研發的投入機制,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效能。
表達方式的改變不在于一字一句的變化,而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思路的創新突破?!澳繕饲逦?,任務明確,振奮人心,堅定信心?!备咝聟^干部群眾認為,全區的工作部署充分體現了國家賦予大連高新區“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彰顯高新區奮力當好東北振興“跳高隊”主力隊員的決心和信心。
布局搶先
緊抓項目建設先手布局產業高地
1月28日,春節過后首個工作日,節日氣氛尚未散去,高新區已掀起了項目建設熱潮,黃泥川智能制造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拉開了高新區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的序幕。
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作為園區近年來最大的工業產業園項目,黃泥川智能制造產業園布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釋放出高新區著力打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雙引擎”的強烈信號。
“2022年開年大項目是英歌石科學城全面啟動建設,今年是黃泥川智能產業園?!眳^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從科技創新到新興產業,兩年來的開年項目充分展示了大連高新區清晰的發展定位和產業規劃,“就是堅持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p>
今年,高新區首次提出,推動全區產業結構逐步由“軟”向“工”轉變,大力推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轉型;結合樓宇經濟特色,大力發展以微電子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支持策源性企業當“鏈主”,推動“鏈主”企業與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提高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等全新的發展思路和計劃。
新年伊始,關于產業發展的思考和謀劃已從紙面落實到了地面:在黃泥川智能制造產業園,施工工地上一片火熱場景,入駐企業確立了“竣工即達產”的建設目標;在旅順南路上,無人駕駛純電動巴士悄然試運行,即將開創城市核心區主干道無人駕駛公共出行場景;在國際雕塑公園,元宇宙大廈旁,一塊裸眼3D大屏正在進行測試,將為藍色海灣增添一抹科技亮色;投資近兩億元“工業上樓”項目將全面帶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同時開辟樓宇經濟發展新模式;總投資10億元的智能制造科創中心項目、機場目視助航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智能光電傳感創新產業園項目等工程,項目紛紛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我們的技術在專業領域已達到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核心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90%,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贝筮B宗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大力表示,在高新區,很多企業深耕高新技術,堅持科技創新,經過30年積淀,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園區大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通過先手布局產業發展方向,打造高端產業園區,加大政策引導和招商引資力度,有力促進企業交流,將進一步加速產業聚集,推動產業鏈發展。
招商當先
瞄準頭部資源搶抓發展機遇
新年到現在,楊敏兩個月內飛行了11次,總里程達到1.9萬公里,分別走訪8個城市,一周幾乎一半時間都在外地招商。她是大連海創招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公司)招商二部部長,這家國有企業剛成立2個月,不過十余人,足跡卻已遍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日本東京等國內外11個城市。
招商公司是高新區的“新生事物”,KPI考核、淘汰機制、“底薪+提成”……企業化運營模式打破了體制機制的桎梏,帶來全新的工作體驗?!澳壳肮締T工構成有來自機關、國企的人員競聘,也有社會招聘,工作完全按照市場化運行,干勁都被激發起來?!睏蠲粽f,結合全區“1+8”產業布局,大家自主選擇招商方向,深耕垂直領域,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專業化意味著精準化?!拔覀儸F在是瞄準企業,沿著產業鏈招商?!睏蠲艉屯聜兘洺W咴L轄區企業,結合區域特點,制定產業圖譜,采取“鏈主”招商模式,有的放矢,精準施策。
新的招商機制進一步發揮政、事、企招商一體化優勢,以區投資促進局為“鏈長”,統籌招商工作,搭建“招商大腦”線上平臺,打造“智慧招商”新模式,加快構建以國有招商公司為主體的專業化招商體系,采取以商招商、平臺招商、聯盟協會招商、海創周招商等多種形式,大力引進各類頭部企業。
通過制度創新,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市場化、專業化、精準化、一體化,帶來一系列豐厚成果。新年以來,大連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馬不停蹄、亮點紛呈:2月1日節后上班第4天,大連高新區招商團赴北京招商;2月17日赴珠三角、成渝地區、武漢等地招商;2月19日赴日本招商……過去1個月內,園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加快“走出去”的腳步,爭項目、拼項目、搶項目,打響招商引資“春季攻勢”,打響頭部企業爭奪戰,打響前沿領域突破戰,形成多點開花、全國覆蓋、海外發力的招商熱潮。
高新區堅持把招商工作擺在首要位置,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抓手,聚焦先進技術、前沿領域、頭部資源,實施“產業鏈”招商,吸引高能級項目加速聚集。2月20日,大連高新區數字經濟產業推介會在日本東京成功舉辦,70余家日本知名企業代表和各界人士參會,進一步提升大連高新區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兩個月來,高新區招商團密集考察松下、柯尼卡美能達、四川長虹、東湖高新區、天府新區、藍色光標、中國北方工業、圣邦微電子、中科創達等世界500強、央企國企、行業領軍企業、頭部企業和國家高新區,圍繞數字經濟、潔凈能源、智能制造、生命健康、集成電路、車聯網、元宇宙等產業領域,達成多項合作意向,搶抓發展機遇,力爭在擴大投資增量實現全面突破,奮力開辟招商引資工作新局面。
科技優先
加快建設策源中心加強制度創新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英歌石科學城施工場地,機器隆隆,人員忙碌,各種機械摩肩接踵,目之所及,處處都是大干快干、火熱沸騰的場景。項目施工方、中建三局現場負責人王海豐頗為感慨:“英歌石科學城的‘春天’比其他地方到的早一些?!?4.3平方公里的土地如同進行一場大會戰,數個施工隊伍齊頭并進、四面出擊、集中發力,吹響了開年項目建設的沖鋒號。
高新區將英歌石科學城作為全區創新發展的主戰場,圍繞著“兩年見雛形,五年全面運營”奮斗目標和“三個率先”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推進科學城建設?!案咝聟^的各級領導干部是我們的‘??汀?,一個月來好幾次?!蓖鹾XS說,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現場辦公,工作專班為項目解決重點、難點、堵點問題,給施工單位帶來了信心。
“目前施工現場共有1000多名施工人員奮戰在一線,最高峰時將有3000余人投入科學城建設中?!贝筮B英歌石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孫玉帝說,目前,第二批9個地塊實驗室已經進場施工,第三批實驗室及市政基礎工程即將開始施工。年底前,一座智慧、宜居、生態的科技新城將崛起于英歌石的山水之間。
科技創新是大連高新區立區之本,英歌石科學城推動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站在新起點,邁上新臺階。如何在新起點實現新作為,高新區認為在政策和機制方面必須走在全國前列,他們在制度創新上下足功夫,持續深化“一區多園”空間發展格局、創新推出科技創新綜合體改革、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促進機制改革。
“科技創新綜合體”是體制機制上的一次突破,將在今年全面展開?!斑@項工作將率先從園區國有企業啟動,培育‘1+N’‘旗艦+隨行’的市場化科技創新組織形式,最終形成以國有企業為主導,在不同領域、不同層級、不同特色的科技創新綜合體?!眳^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吳健說,這是一個融合式的體系,打破了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不同服務主體的界限,從發掘、投資、孵化、加速,到交易、市場化,提供“一站式”服務,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破解實驗室成果到產業化“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加速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
通過這一創新舉措,高新區將塑造開放、共享、協同、共贏的成果轉化生態,不斷提升科技成果產出率、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科技企業增長率,真正發揮全區科教資源豐富、科技人才集聚的優勢,加快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全國高新區爭先進位展現新作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北方科技創新基地。
實干為先
抓落實重實干勇挑振興“大梁”
1月9日,高新區召開重點投資項目及主要經濟指標調度會,深入研究部署2023年項目謀劃、建設等重點工作?!懊總€項目都要‘過篩子’,指出方向、點出問題、明確目標,要求各項工作必須畫出橫道圖,確定時間表?!币晃慌c會人員說,從去年11月開始,區黨工委、管委會幾乎每周召開一次項目調度會,仔細分解重大項目謀劃、招引、落地等各項工作步驟,責任到人、落實到位,為新一年開局起步打下堅實基礎。
為政之要,重在實干,實干之要,重在落實。高新區大力弘揚實干精神,堅持真抓實干,強化擔當意識和交賬意識,實行嚴格的工作落實機制,建立工作橫道圖,對標對表,項目化、清單化、工程化推進工作,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
1月30日,高新區舉行新春企業座談會,誠邀14家企業共謀發展。自2022年以來,春節過后第一時間與企業座談已成為高新區的一項工作慣例。
2月22日、24日,高新區先后召開了民主黨派人士座談會,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座談會,共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事。
“新年伊始就和企業面對面談發展、做溝通,把企業的事情當做頭等大事,問計于企、問需于企,認真傾聽企業建議和意見,讓我們感受到了大連高新區的務實作風和實干精神?!?座談會上,企業家、民主黨派人士等與會者認為,這樣的座談會“干貨多”、內容實,沒有寒暄客套,直奔主題,聚焦企業,堅持問題導向,現場破解企業難題,為企業注入信心,讓企業備受鼓舞。
與此同時,新一輪政策兌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展開,繼去年年底“高新20條”為575家企業兌現1.3億元政策資金,2023年開年便啟動了兌現工作,預計將兌現政策資金6000萬元,累計兌現資金近2億元。
以實干促發展,以實干紓企困,以實干解民憂,高新區用實干為企業謀發展,為人民謀福利,把藍圖變為現實,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
在環濤路,一條下穿式立交道路已現雛形。幾百米外,七賢路與七賢東路交會處,大連高新區第四學校正加緊建設,計劃今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就在今年3月1日,全新的高新區第二學校迎來了首批入學的孩子,在今年,他們還將同步推進8所學校、幼兒園建設。再向北,紅凌路拓寬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施工,今年,還將啟動道路維修、人行天橋建設等12項民生工程,總投資10億元。
風雷激蕩立潮頭,勇毅篤行著華章。2023年對于高新區而言意義重大: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大連高新區十周年。黨和國家對于大連高新區發展寄予厚望,使命如山,征途如虹。
星光不負趕路人,大海眷顧奮楫者。今年是遼寧省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計劃的首戰之年,是大連市挺進“萬億GDP城市”目標的關鍵一年。大連高新區重任在肩,奮勇向前。全區上下將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大連挺進“萬億GDP城市”貢獻更大力量,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奮力譜寫高質量快速發展的新篇章。